产品创新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兽药产业尚未正式形成,动物治疗广泛使用人用药。1968 年,美国政府颁布《兽药修正案》,标志着兽药法制化管理的开始。20 世纪60-80 年代,随着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发展,扑灭烈性传染病和地方性流行病成为重点,促进了兽用化药、兽用疫苗等企业的快速发展。20 世纪末,随着养殖业向集约化发展,畜禽疾病由烈性传染病向慢性传染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和遗传病等转移,抗生素等化药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动物发病率,促生长药物、药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作用突出,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兽药行业集中度呈逐步的提升趋势,国际兽药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形成了诸如硕腾公司、勃林格殷格翰、默沙东、礼蓝动保等国际巨头,前五大国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2-2027年中国兽药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报告》
我国兽药行业起步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20 世纪 90 年代起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兽药产业的迅速增加。自 2006 年起,随着我们国家兽药 GMP、兽药 GSP 等行业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兽药行业生产经营逐步规范化。截至 2020 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兽药生产企业约 1,600 家,市场规模超过 600 亿元。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由农户散养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非洲猪瘟等疫情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加速了畜牧业集中度的提升,规模化养殖比例的提升将极大促进畜牧业对兽药的需求,更加有利于规模大、产品质量好、注重与客户双赢的兽药企业未来的发展,兽药产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逐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我国大部分药物耐药率是发达国家的 5-10 倍,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已开始在饲料端禁抗,并持续推进在养殖环节限制使用抗生素(即养殖端限抗),对动物产品体内药品残留量的要求逐步的提升,高效、安全、消除快、低残留兽药的市场需求将呈增长趋势。
近年来,在全球人口及对食物需求持续增长驱动下,全球兽药产业市场规模呈现逐步增长趋势,从2010 年至 2020 年,全球兽药产业销售规模(不含中国市场)由 201 亿美元增长至 33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33%。详细情况如下:
全球兽药市场集中度相比来说较高,硕腾公司、勃林格殷格翰、默沙东、礼蓝动保等国际知名的大型兽药企业占据了主要市场占有率,2018 年前五大企业的合计销售额约 193 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规模的比例超过 50%。
从产品类别的角度分析,全球兽药市场(不含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包含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其中兽用化药(抗感染药、抗寄生虫药等)市场占有率最大,市场占比接近 60%。2020 年按照产品类别划分的全球兽药市场结构如下:
从使用动物角度分析,全球兽药市场中猪、牛、羊、禽用药规模及占比最大,2020 年市场规模 202.5 亿美元,市场占比约 60%;宠物及其他兽药产品是全球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2020 年市场占比约 40%,而同期我国宠物及其他兽药商品市场占比不到 4%,存在比较大差异。2020 年按照使用动物划分的全球兽药市场结构如下: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的提高,我国兽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国兽药产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行业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在保障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 年至 2020 年,我国兽药产业销售额由 266 亿元增长至 6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86%,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我国兽药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内主要企业产销规模与国际知名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截至 2020 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兽药生产企业约 1,600 家,其中年销售额 2 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 1,500 家,年销售额 2 亿元(含)以上的大型企业仅 77 家,市场整体较为分散。从产品类型来看,兽用疫苗的市场集中度高于兽用原料药、兽用中药和兽用化药,2016 年至 2020 年,兽用疫苗市场前十名企业集中度均超过 50%;兽用中药市场前十名企业集中度由 13.87%增加至 22.92%,在所有产品类型中整体提升速度最快。具体情况如下:
从产品类型来看,我国兽用中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呈快速发展趋势,2018年、2019 年和 2020 年兽用中药市场规模分别为 36.84 亿元、49.70 亿元和56.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4.18%,增长速度较快。与全球兽药市场结构类似,我国兽用化药市场份额占比也最大,兽用原料药、兽用疫苗的市场规模及占比相对较高,均超过 20%。
与兽用化药相比,兽用中药(含饲料添加用中兽药)是具有极大上升空间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兽用中药的市场定位及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作为特定适应症药物,预防或治疗动物疾病。兽用中药的新药注册申请需经农业农村部的审批,具体内容包括药品成分、理化性质、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药理和毒理试验结果、临床试验报告以及稳定性试验报告等,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完成注册,并发布产品质量标准。兽用中药对于其适
应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或预防效果,例如植物多糖等免疫调节类产品是能调节、增强并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一大类药物,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低下或失调等方面均能发挥很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二是作为促生长类抗生素的重要替代产品,提高或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我国自 2020年 7 月起全面禁止在商品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类抗生素,兽用中药成为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唯一可在商品饲料中添加使用的促生长类药物,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兽用中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在兽用中药在促生长、增蛋、增奶以及提高蛋肉品质应用方面研究积淀深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三是服务于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机牛奶、无抗鸡蛋等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无抗、有机等成为动物源性食品占据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的重要优势,兽用中药具有安全有效、消除快、低残留等优势,契合国家食品安全战略,采用兽用中药养殖的动物源性食品能够满足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更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兽用中药自身具备绿色、天然的优势,目前全球范围内为应对细菌耐药性采取必要的限抗、减抗行动,兽用中药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019 年 7 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要求自2020 年 1 月 1 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自 2020年 7 月 1 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2018 年至 2021 年,农业农村部持续推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模式,在养殖端减抗、限抗,以实现兽用抗菌药使用量“零增长”。随着饲料端禁抗政策的落地和养殖产业链减抗措施的持续收紧,替抗产品总体需求和市场空间将逐步打开,根据东兴证券研究所估算,替抗产品的潜在市场空间超过百亿元。兽用中药(含饲料添加用中兽药)作为重要的替代产品之一,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从国外的禁抗历史来看,欧盟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逐步限制使用抗生素促生长剂,并自 2006 年全面禁用抗生素促生长剂,兽用抗菌药物的总体销量呈大幅下滑趋势,2017 年荷兰和法国兽用抗菌药物市场规模较 2005 年分别下降了64.8%和 58.2%。结合欧盟的饲料禁抗经验来看,单一产品很难实现完全替代抗生素促生长剂,需要建立农牧产业链各环节的综合性替代方案,预计我国在饲料端禁抗之后同样需要从维持动物肠道健康、促进营养吸收两大方面建立综合性的替代方案。根据研究机构分析,我国在饲料端禁抗后,提高动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性程度将上升、抑制病原菌增殖的重要性将下降。饲料添加用中兽药(类似于中草药提取物)作为我国农业农村部仅保留的促生长类药物类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动物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等效果,预计将在我国饲料替抗方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策略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化水平逐渐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逐步加强以及政府对动物疫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兽用疫苗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我国兽用疫苗市场规模分别为 132.92 亿元、118.36 亿元、162.36 亿元。从应用的动物角度来看,猪、禽用疫苗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2020 年市场占比约 87%,与 2019 年基本持平。
2018 年 8 月以来,我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并在全国蔓延,该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扑杀深埋等措施对发病猪群进行处理。受疫情影响,2019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及年末存栏量分别较 2018 年下滑 22%和 28%,养殖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基础疫苗免疫以降低接触频率,猪用疫苗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19 年市场规模 40.62 亿元,较 2018 年下降 31.40%,猪用疫苗短期内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较大。2020 年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明显下降,关键环节病毒污染情况得到改善,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且规模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 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 2017 年末的 90%以上,2020 年我国猪用疫苗市场规模 69.23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70.43%,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2018 年以来我国家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来养殖效益提升,家禽饲养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2019 年我国商品代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水禽出栏量分别为 44 亿羽、49 亿羽和 42 亿羽,同比增长13%、25%和 45%,禽类养殖规模的增长直接推动了禽用疫苗市场规模的提升,2019 年、2020 年禽用疫苗市场规模分别为 61.61 亿元、72.78 亿元,呈增长态势,预计家禽生产将延续增长态势,将直接带动禽用疫苗市场增长。
我国牛、羊用疫苗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我国牛、羊出栏量较为稳定,牛年出栏量约4,000 万头至 4,500 万头、羊年出栏量约 3 亿头,根据估算,牛、羊用疫苗潜在市场空间约 47 亿元。我国宠物用疫苗市场规模很小,且主要以进口为主,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宠物用药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兽药产业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兽药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促进兽医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 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 年)》等多项重要产业政策,对优化兽药产业结构、提高兽药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从兽用中药领域来看,国家产业政策明确要加快中兽药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中兽药传承和现代中兽药创新研究,鼓励中兽药应用现代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中兽药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建立符合中兽药特点的注册制度,加强疗效确切中兽药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研发,扶持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创制,农业农村部推进实现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在养殖端减抗、限抗,以实现兽用抗菌药使用量“零增长”,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兽用疫苗领域来看,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悬浮培养、浓缩纯化、基因工程等疫苗生产研制技术,提高疫苗生产技术水平;支持发展安全高效的多价多联疫苗、新型标记疫苗及兽医诊断制品,鼓励加快开发水禽、宠物、牛羊和水产用疫苗,逐步淘汰有潜在安全风险、疗效不确切等问题的兽药。
兽药行业直接服务于养殖业,养殖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市场广阔且需求增长稳定,随着国民收入逐步提升和人口结构转变,国内禽肉、猪肉、水产等消费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也为禽类、畜类、水产等养殖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2018 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中猪肉、家禽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为 31.8 公斤/人,而发达国家为 52.28 公斤/人,我国畜禽等养殖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亦将带动上游兽药产业市场的增长。当前阶段,我国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原因,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养殖门槛逐步提高,中小养殖户被迫退出。规模化企业拥有技术、资金等资源,逐步弥补中小养殖户退出的市场,行业朝头部规模企业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烈性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且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禽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的逐步提升,规模化养殖企业对动物疫病防治更加重视,已逐步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机制,综合养殖场所选址与布局、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手段等各方面措施以降低发生大规模经济损失的可能,养殖的理念从过去的“治疗为主”逐渐转变为“预防为主”。兽用疫苗、兽用中药具备较好的疾病防治功效,在疫病防治转向预防为主的大背景下,下游养殖行业对优质兽用疫苗、兽用中药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行业内具备较强研发实力、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内兽药行业的企业规模、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新兽药研发资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研发人才素质要求高、研发项目风险大,国内低技术附加值的简单仿制药多,较多中小型兽药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较低,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也影响了我国兽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荐产品
职业方针剖析、国内外职业开展剖析、国内市场整体剖析、技术水平情况、产能供应需求数据剖析、途径剖析..
伴随着我国生猪工业的迅猛开展,用兽药出售的收益商场从2013年进入成长期至今,商场规划已猛增至2..
《药数据监测陈述》是根据中经先略商场咨询中心对猪药商场深化、广泛的查询,并结合国家计算局、商务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2018年8月首次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版权所有:米乐6
电话:400-1788-400
地址: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号街5甲1号
邮编:110027